“
当今这个时代,要想做出个好品牌,真心特别难。中国,拥有着全世界最深厚、最丰富的饮食文化,中国人是全世界最爱吃的人,人们在吃上的选择太多太多,作为餐饮品牌,到底用什么能够吸引顾客,留住顾客?是一招鲜吃遍天的独家产品?超乎想象的服务?超值的性价比?还是……?”
这几年,北京有个特别火的北京菜品牌——局气。它的成功不是靠一招鲜的产品,也不是超乎想象的服务,更不是超值性价比,它是将文化做到极致,通过地道的北京文化,建立起一个品牌,并将其打爆,成为shopping mall里的人气王,这在餐饮行业是非常少见的。今天,我们就来探究一下:局气是如何用文化打爆一个品牌的。
“局气”,是地道的北京土话,形容为人仗义,说话办事守规矩不耍赖,与人共事时既不怕自己吃亏,也绝不欺负别人。用“局气”做品牌名,可见就是要做一个接着北京地气儿的、有着地道北京范儿、地道北京味儿的地道北京菜品牌。
也许是曾为五代帝都的关系,有一个词经常被用来形容北京人,就是“有范儿”。做一个地道的北京菜餐厅,就是要把“地道的北京范儿”通过产品、店面、服务给做出来。
所以,我们要搞清楚,什么是地道的北京范儿?
地道北京范儿是地道的北京胡同文化
最能代表地道北京的是什么?故宫、北海、颐和园?这些是北京的景点,是旧社会皇上的宅子、皇上的园子,代表了北京的历史。鸟巢、水立方?这代表的是北京的现在,一个现代化、国际化的大都市,历史与当下,形成了一个今天的北京。但这些都不是真正老北京人生活的地方。胡同里、四合院,这才是真正老北京人的生活天地,而地道的北京文化就是在这胡同里形成的文化。
把70、80年代的胡同生活浓缩到店里,展现地道北京范儿
北京有3000多年的历史,如何将这么悠久的历史文化浓缩到一个店里呢?浓缩3000多年,显然不可能。近代北京变化最剧烈的时期,应该就是70、80年代了,从这时开始,北京从历史文化名城,向现代化、国际化大都市转变。因此,70、80年代的北京胡同生活,植根于现在北京人的记忆中。如果把餐厅当作一个剧场,那选择70、80年代的北京胡同来演绎,是最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的。90年代以前的人,来这里寻找儿时的记忆,90年代以后的人,来这儿了解什么是真正的老北京。
四合院里北京人的生活,就像前人说的——“天棚、鱼缸、石榴树,先生、肥狗、胖丫头”,简简单单,舒服惬意。所以,在局气的店里也是如此,青砖灰瓦的胡同墙,报纸糊的天花板,牛奶瓶的小吊灯,门口的鸟笼子,黑白的老照片,熟悉的场景,亲切的氛围,食客们围坐在八仙桌前,边吃边聊,简简单单,舒服惬意。
地道的北京方言,让你知道地道北京人说话的范儿
大家都认为北京人说的是普通话,但其实北京是有着自己丰富独特的方言的,地道的北京方言,让北京人一张口就特别有范儿。“瓷器、发小儿、老炮儿……”北京人用这些接地气的、风趣的语言,将北京人幽默、风趣的语言范儿展现的淋漓尽致。餐饮业讲究的是服务,但最怕的也是服务,更别提让服务员用北京范儿和顾客互动了。局气,不用服务员,把这些有趣的北京方言,做到门头上、写在菜单上,印在餐具盛器上,让食客们通过文字本身,在排队时、点餐时、用餐时,每个时刻都能体验到地道的北京范儿,感受到北京范儿的风趣幽默。就连“臭名远扬”的豆汁儿,当你捏着鼻子喝到碗底,看到这样一句话,也会噗嗤一声儿笑出声来。(豆汁儿端上来,看到碗边写着“你爱北京吗?”,喝到碗底看到“这才是真爱”)
作为餐厅,地道北京菜,是最重要的地道北京范儿
说起北京菜,真的是一个很复杂的存在。北京曾为五朝帝都,是全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,所以,北京菜就像北京这个城市,以极大的包容性融合了各地的风味特色。可如果这样和全国人民介绍北京菜,那不等于什么都没说嘛!要想做一个让全国人民都心服口服的地道北京菜品牌,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定义这个地道北京菜的问题。
真正的北京味道来自民间高手
局气对地道北京菜的定义,我服气。毋庸置疑,无论走到哪里,最地道的当地口味,一定就是当地人家里做的那些家常小菜。话虽如此,但用家常菜做餐厅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,有两大难题需要解决。
第一,就是如何定义“家常菜”。家常菜,顾名思义,就是老百姓家里经常做、经常吃的菜。这百姓人家的菜,是各有各的做法,各有各的味道,能用什么来定义呢?
第二,就这“家常”二字,除了地道外,最容易产生的联想就是普普通通、价格便宜,餐厅做家常菜,要不上价儿啊!。
所以,如何能把这“家常菜”做出“不家常”,这可就要功夫了。
局气,用传家菜定义家常菜
在局气的菜单上,有12道传家菜,在局气的每一张餐桌上,摆着特别订制的12道传家菜的风筝菜牌。这12道菜,是局气遍寻北京的大街小巷,找到了在北京土生土长的平均“厨龄”30余年的民间高手做的家常小菜。刘阿姨、何叔、牛大爷……,这些叔叔、阿姨们,他们可不是随随便便找来拍张照片放菜单上的模特,他们都是实实在在、土生土长的北京人,用自家祖辈传下来的方法,做出让人百吃不厌的家常菜。当顾客在菜单上看到这些普普通通的北京人时,感受到的是来自家里的味道,这是百吃不厌的味道,这是代代相传的味道。12道传家菜,成为局气最重要、最具特色、与其它家常菜最大的差异化,而更为关键的是,它们也是顾客最喜欢、最津津乐道的菜品。
与地道北京文化结合的创新,让产品更具价值感和差异化
食客们对局气最津津乐道的三道菜——“局气炒饭(蜂窝煤炒饭)”、“兔儿爷土豆泥”、“帅有何用”,都是与地道北京文化结合的创新。80年代前的老北京,蜂窝煤是家家必备,做饭、取暖全靠它。把炒饭做成蜂窝煤,新奇有趣,上桌时还要用火点燃,蹿得老高的火焰,让这道“黑料理”的场面极为震撼,它一上桌,食客们最重要的两件事,就是拍照和录像。这道炒饭还自带话题,瞧,这不网上说呢:北京这家小店忒黑了,给人吃蜂窝煤还好意思说自己局气。用土豆泥做的兔儿爷,简直不要太像,搞得好多人不忍下筷子,出镜率是100%。帅有何用,让人想起那胡同口的棋局,一群老炮儿,冬练三九,夏练三伏,就是那么有瘾!这三道菜,都是申请了中国专利局专利的,你看,这地道北京范儿的餐厅,产品就是这么有范儿。
(提交后,学校老师马上给您回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