藏身陋巷,小店破桌,菜品寡少,且近四十年不曾更新。然而,这样一家老店,即便是下午四点半,也依然熙熙攘攘、客流不断。
到广州出长寿路地铁站,沿宝华路南下而行,在沿街商铺年轻小哥们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中行至十五甫三巷左拐,便能觅得藏身在其中的西关老字号陈添记。
如果恰好是饭点,排队的人群或许会挡住这家小饭馆不大的灯箱招牌,但顺着涌动的人群望过去,准是没错的。
从上世纪80年代到新时代的2018年,陈添记已经走过了近40个年头。40年间,陈添记始终坚持只卖祖传爽鱼皮、传统艇仔粥和豉油王蒸猪肠粉这三道菜。
下午四点半,陈添记门前依然人头攒动,五十多岁的陈家第三代传人的儿媳在桌后快速地拿牌算账,长条桌上整齐码放着制作好的鱼皮,老板陈叔则在一旁装着油炸花生米。一切忙忙碌碌而井然有序。
对于广州老街坊而言,去宝华路上的陈添记打包一份鱼皮,是心水选择。打包的鱼皮酱料单独装在泡沫餐盒里,回家自己拌一拌,口味与店中无二。祖传爽鱼皮,正是陈添记的镇店之宝。
一盒色泽多样的鱼皮,辅以黄瓜、花生、芝麻、香菜等丰富配菜,黄酒去腥,自制调料,多向融合便完全冲淡了凉菜的鱼腥味。乍一入口,鱼皮凉脆爽滑Q弹,酸甜可口,让人食之难忘。
据了解,陈添记家的鱼皮,多采用新鲜的鲮鱼或鲩鱼所制而成。劏鱼前要先小心地切除鱼皮,去皮的同时又不能伤及鱼的本身,否则会破坏肉质。一份鱼皮售价24元,乃是因为一盒鱼皮里就包含了大概10-12条鱼皮。
旧时广州西关河网密集,河涌的艇仔上住着许多疍家人(水上人家)。疍家人就用他们捕捞所得的食材炮制出美味的艇仔粥。每逢夏日黄昏,不乏文人雅士及各方游客来此游玩,游河小艇穿梭往来,其中便有小艇专门供应“艇仔粥”。
如果岸上或另一艇上游客需要,粥艇上主人便一碗一碗地把粥品递卖过去,很受欢迎。
二月初的广州乍暖还寒,我们去的那日天气阴冷,在街上逛久了,整个人都觉得凉飕飕的。落座后来一碗软糯浓厚的艇仔粥,倍感温暖。8元一碗的艇仔粥中,鱼片、蛋丝、浮皮、海蜇、鱿鱼丝、花生米、香菜、炸猪皮丝等繁杂多样,与鱼皮相比,可谓性价比超高了。
而更有特色的是,陈添记家的艇仔粥乃是在水缸中熬制而成。人来人往的小店里,一位小哥站在煮粥的缸前不停搅动着。陈叔说,在水缸中熬粥,是自其父亲陈程添首创的秘招。用水缸煮粥除了可以扩大容量外,且可以让熬出来的粥口感绵稠。而一锅好粥,至少要熬煮两个小时,才会更有粥味。
陈添记的最后一道菜,是3元一份的豉油王蒸猪肠粉。
与我们印象中的肠粉不同,这里的肠粉是没馅的,将蒸好的肠粉卷成筒后切成小段,浇上自制的豉油汁和酱油,撒一把芝麻,便能上桌了。
丢一块圆筒状的肠粉入口,筋道嫩滑,口齿间有清晰的层次感。也可以把肠粉抖开,充分蘸满酱汁,更入味,但毫无黏腻之感。
陈叔表示,肠粉好不好吃最重要的是原材料,而不是配菜或陷,想要肠粉弹牙,必须以靓米为原材料。
在上世纪90年代时,陈添记曾经推出过鹅肠、牛河、啫啫鸡等菜式,也得到了不少街坊的好评。但后来看大家多数点艇仔粥、猪肠粉和鱼皮三样,就开始专做这三样了。也有老街坊表示很怀念啫啫鸡等菜品,询问什么时候再重新做。
陈叔觉得可以考虑,但不会急着去做。
因为做出来容易,做好也容易,一直做好却很难。
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里,坚守初心,不染浮华,只用三道菜就俘获各地食客们挑剔味蕾的,或许正是这份想要一直做好的真心。
(提交后,学校老师马上给您回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