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的9月23日,我们国家将会迎来秋分节气。秋分以后,降水的次数增多,“一场秋雨一场寒,十场秋雨好穿棉。”天气逐渐寒冷,养生也要有针对性的进行了,今天小编就要为大家分享一下,秋季养生需要注意的那些事!
温燥转凉燥“小伤寒”较常见
从秋分节气开始,秋燥的症状由温燥转入凉燥。体质阴虚者,易出现温燥;体质阳虚者,易出现凉燥。凉燥与温燥不同,它发热比较轻,而恶寒较重,表现为头痛、鼻塞、无汗、咽喉发痒或干痛、口干唇燥、咳嗽、吐清稀痰、舌苔薄白而干等。在治疗方面,中医常把凉燥当成“小伤寒”考虑。所谓“小伤寒”就是凉性感冒。常常会用桂枝汤(丸)、荆防败毒散治疗。只是在治疗方药中,要加一点养阴润肺药,如沙参、玉竹、麦冬、百合等,以防辛温药过于温燥伤及肺阴。
平衡阴阳为主 温性食物可增加
深秋饮食方面的养生,应以平衡阴阳为主线。在将要进入冬季的时节,可以用一些温性食物,以补充人体的阳气。但是,也不可食用过于辛温、燥烈的食物,否则会伤及肝肾之阴。
常用的温性食物有大枣、胡桃仁、大蒜、生姜、石榴、板栗、韭菜、龙眼、鸡肉、海参、羊肉、鹅蛋、荔枝等。
胃部要保暖 避免暴饮暴食
秋分之后,凉燥主气,易发胃肠病或使旧有的胃肠病复发,这与护养不当有密切关系。养护胃肠,不但要注意胃部的保暖,还要调节好饮食。饮食应以温、软、淡、素、鲜为宜,定时定量,少食多餐,不吃过凉、过烫、过硬、过辣、过黏食物,避免暴饮暴食,戒烟限酒。罹患胃肠病的人,更要注意饮食卫生,静心调养自己的性格。适度进行户外有氧运动,如打太极拳、骑自行车、慢跑、做广播体操等,以提高自己的抗病能力。